金山九日

佳节逢重九,孤踪寄海涯。
自怜犹墨绶,多病已黄花。
欲问南来雁,那堪此际笳。
夜深眠不得,移枕听慈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时,作者独自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受。

第一句"佳节逢重九"点明时间是重阳节,本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但第二句"孤踪寄海涯"立刻转折,说自己在遥远的海边独自漂泊,形成强烈反差。

第三四句用对比手法:别人当官都穿红袍(朱绶),自己却还是小官(墨绶);重阳本该赏菊,自己却因多病只能对着菊花发呆。通过这两个细节,把怀才不遇和身体不好的处境写得特别生动。

第五六句更妙,想问问南飞的大雁家乡的消息,却被战乱的号角声打断。这里用"雁"代表思乡,"笳"代表战乱,两个意象碰撞,把想家又不能回的矛盾心理写活了。

最后两句是全诗最打动人心的部分:夜深人静睡不着,只能听着慈乌(象征母亲的鸟)的叫声。这个"慈鸦"用得特别巧妙,既写实景,又暗含对母亲的思念,把孤独感推到了顶点。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拍电影:从节日热闹开场,镜头转向孤独的自己,再特写官服和菊花,然后拉远到南飞的大雁,突然切入战争的号角,最后定格在深夜听乌鸦叫的画面。每一句都在铺垫,最后把漂泊在外的酸楚完全释放出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