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宫春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政凝想、明珰素袜。
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政凝想、明珰素袜。
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泛舟湖上的文人,在暮色中触景生情的画面。全词以"愁"字为情感主线,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内心世界。
上片开头用"双桨莼波,一蓑松雨"勾勒出泛舟场景,水面莼菜摇曳,松林细雨飘洒,暮色中的空旷更添愁绪。看到鸥鸟飞近又飞远,想起过去某个雪夜独自乘舟的往事。如今重见远山如黛,仿佛美人低垂的愁眉,勾起伤心回忆。
下片转入对往事的追忆。在采香径(苏州名胜)感受春寒,词人独自起舞歌唱却无人应和。望着垂虹桥方向,生出飘然远去的念头,这种超脱尘世的冲动一生都难以抑制。酒醒后只见江水远去,只能凝神追忆那位佩戴玉饰、穿着白袜的佳人。结尾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如今佳人何在?只有船上的栏杆,短暂陪伴着孤独的自己。
全词妙在将眼前景、心中情、过往事自然交融。通过鸥鸟、远山、春寒等意象,把文人那种既想超脱现实,又难忘旧情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最后"唯有阑干,伴人一霎"的落笔,更是道出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永恒惆怅。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