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 岁除前三日微雪初飘,招呼媛彦消寒市肆中,煮茗替酒
古渝郊。
有鸳鸯病热,微雪未曾飘。
年尽三朝。
六花数朵,峭寒凝锁梅梢。
自新来山城禁酒,觅茶伴,街肆且消摇。
听汲铜瓶,报鸣蝇鼎,也胜吹箫。
南彦北媛同到。
抱离愁阅日,几更嫖姚。
乌帽栖尘,罗衣著破,谁羡行卷诗饶。
好比他西川工部,叹淹滞,思放浙江舠。
不怕巫峰路阻,拟弄归潮。
有鸳鸯病热,微雪未曾飘。
年尽三朝。
六花数朵,峭寒凝锁梅梢。
自新来山城禁酒,觅茶伴,街肆且消摇。
听汲铜瓶,报鸣蝇鼎,也胜吹箫。
南彦北媛同到。
抱离愁阅日,几更嫖姚。
乌帽栖尘,罗衣著破,谁羡行卷诗饶。
好比他西川工部,叹淹滞,思放浙江舠。
不怕巫峰路阻,拟弄归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除夕前三天,作者和朋友们在小茶馆里喝茶取暖、消磨时光的场景,充满了冬日里的闲适与淡淡乡愁。
上片(前半部分)描绘了冬日景象:渝州城郊,连鸟儿都冻得无精打采,零星小雪飘落。临近除夕的严寒把梅花都冻住了。因为城里禁酒,大家只好以茶代酒,在街边小店取暖。听着煮茶的水沸声、炭火噼啪声,觉得比听音乐还有趣——这里用"吹箫"代指高雅娱乐,反衬出市井生活的质朴乐趣。
下片(后半部分)写聚会心情:南北来的朋友聚在一起,数着日子等待新年。大家风尘仆仆(乌帽沾灰)、衣衫陈旧,早没了吟诗作赋的雅兴。这里用杜甫流落四川的典故,暗示自己同样漂泊在外。最后两句最动人:虽然归乡路远如巫山险阻,但心里已开始盘算着回家的事——就像准备趁着潮汛启航的船只,暗含着对团圆的期待。
全词妙在把琐碎日常写得生动:铜壶煮水声、炭火声这些细节让冬日茶馆跃然纸上。而"乌帽栖尘"这样具体的形象,比直接说"生活困顿"更有感染力。最后用"弄归潮"比喻思乡之情,既新鲜又贴切,让普通的冬日闲聚突然有了情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