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新 园中腊梅将花,红梅亦初蓓蕾依。用清真韵

墙根新雪后。
乍偃蹇寒梢,琲珠匀就。
故烧绛蜡,循阶看、讶许春光先漏。
佳人插髻,每顿著、犀梳相候。
冲冻去、亲拣高枝,霏香乱沾衣袖。
含章睡近雕檐,问点额妆成,更相思否。
翠蛾暗斗。
轻盈处、未比玉奴纤瘦。
江梅早秀。
只赚得、行人回首。
愁听取、横管悲凉,黄昏自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冬日园中腊梅初绽、红梅含苞的动人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梅花傲雪绽放的生机与孤芳自赏的惆怅。

上阕以"新雪"开篇,用"琲珠匀就"形容腊梅花苞像雪后均匀凝结的珍珠,生动传神。"故烧绛蜡"将红梅比作点燃的红蜡烛,与白雪形成鲜明对比,突然点亮了冬日的园子。词人沿着台阶赏梅,惊喜发现春天竟从梅枝上悄悄漏出。接着笔锋一转,把梅花比作等待梳妆的佳人,用"犀梳相候"暗示花苞即将绽放。最后写自己冒寒攀折高枝,花香沾满衣袖的场景,充满生活情趣。

下阕用"含章睡近雕檐"的典故,把梅花比作南朝宋武帝的公主,在檐下浅眠时额间落梅成妆,赋予梅花高贵气质。"翠蛾暗斗"写梅花与绿叶争艳,却比不上杨玉环的纤细——这里用美人对比突出梅的娇柔。随后笔调转低:江边早开的梅花只能博得行人匆匆一瞥,最终在黄昏笛声中独自凋零。结尾"横管悲凉"的笛声与开篇的惊喜形成反差,透露出美好事物无人赏识的淡淡哀愁。

全词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特写雪中梅苞的晶莹,拉远展现红梅点染雪地的惊艳,再切入折梅闻香的生活片段,最后以黄昏笛声中的孤梅收尾。词人用"佳人插髻""点额妆成"等女性意象,让梅花兼具植物的生机与人文的雅致,在欣喜赏梅之余,也流露出对短暂美好的怜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