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飞伯劳歌
南飞乌鹊北飞鸿,弄玉兰香时会同。
谁家可怜出窗牖,春心百(文苑作万。)媚胜杨柳。
银床金屋挂流苏,宝镜玉钗横珊瑚。
年时⑴二八新红脸,宜笑宜歌羞更敛。
风花一去杳(文苑作春。)不归,秪(文苑作只。)为无双⑵惜舞衣。
谁家可怜出窗牖,春心百(文苑作万。)媚胜杨柳。
银床金屋挂流苏,宝镜玉钗横珊瑚。
年时⑴二八新红脸,宜笑宜歌羞更敛。
风花一去杳(文苑作春。)不归,秪(文苑作只。)为无双⑵惜舞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青春少女从美丽绽放走向寂寞凋零的过程,充满对美好易逝的怜惜。
开头用"乌鹊""鸿雁"南北纷飞的画面,暗示人生聚散无常。少女住在华美的房间里(银床金屋/宝镜玉钗),正值十六岁最美好的年华(二八新红脸),她笑容甜美(宜笑宜歌),像春天里最柔美的杨柳。但"风花"这个意象突然转折——像风中花朵一样,她的美丽转瞬即逝。"无双惜舞衣"这句最动人:舞衣还在,跳舞的人却不在了,暗示红颜易老、青春难留。
诗人用珠宝般华丽的词句(流苏/珊瑚)描写少女的居所,反而更衬托出"物是人非"的凄凉。全诗就像用金线绣出的叹息,让我们看到:再耀眼的青春,也敌不过时间的风。
江总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