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王勃送别好友薛华时写的,充满了对人生漂泊和命运无常的感慨。
开头两句"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送了一程又一程,前路艰难;朋友独自一人匆忙赶路,寻找渡口。这里用"穷路"暗示人生道路的艰难。
三四句"悲凉千里道,悽断百年身"直抒胸臆:千里远行令人悲伤,短暂的人生更让人心碎。"百年身"指人的一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哀叹。
五六句"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写两人相似的命运:都有漂泊不定的心事,都过着艰辛的生活。这里既写朋友,也写自己,说明两人同病相怜。
最后两句"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最打动人心:不论离开的还是留下的,都像梦中人一样虚幻。这既指离别如梦,也暗含人生如梦的哲理。
全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写出了送别时的不舍、对命运的无奈,以及人生如梦的感悟。最可贵的是,诗人把个人感受上升到了对整个人生命运的思考,让普通的送别有了更深的意义。诗中"同漂泊""共苦辛"等词,也展现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