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妙明女真人还罗浮时真人有玉京上元之召

海客曾乘八月槎,名山原属列仙家。
松巢老鹤将雏子,石壁苍藤落细花。
绛节有期朝玉阙,芳词何处寄瑶华。
上清路比明河远,秋入无缝片片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吴妙明的女道士(女真人)受邀前往天界仙境罗浮山的情景,充满了奇幻的仙家色彩和离别的温情。

前两句用"八月槎"的典故(传说中八月有仙筏往来天河),说这位女道士像古代航海寻仙的方士一样,要去往神仙居住的名山。三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意象:松树上的老鹤带着幼雏,石壁上的青藤落下细碎的花,既展现罗浮山的仙境美景,也暗喻女道士修行得道、后继有人。

五六句写离别:女道士手持红色符节按期前往天宫,诗人感叹今后该把思念的诗句寄往何处。"瑶华"既指仙境的花草,也暗指女道士高洁的品格。最后两句最有意境:说天界的路比银河还远,但眼前秋日的晚霞却像天衣无缝般绚烂——既表达对仙境的向往,又通过绚丽的霞光让仙境显得触手可及。

全诗妙在将道教仙境写得既神秘又亲切,用鹤、藤、霞光等具体意象让虚无缥缈的仙境有了温度,在送别的情谊中寄托了对修行者得道升仙的祝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