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

三正迭绍。洪圣启运。
自昔哲王。先天而顺。
群辟崇替。降及近古。
黄晖既渝。素灵承祜。
乃眷斯顾。祚之宅土。
三后始基。世武丕承。
协风旁骇。天晷仰澄。
淳曜六合。皇庆攸兴。
自彼河汾。奄齐七政。
时文惟晋。世笃其圣。
钦翼昊天。对扬成命。
九区克咸。讴歌以咏。
皇上纂隆。经教弘道。
于化既丰。在工载考。
俯釐庶绩。仰荒大造。
仪刑祖宗。妥绥天保。
笃生我后。克明克秀。
体辉重光。承规景数。
茂德渊冲。天姿玉裕。
蕞尔小臣。邈彼荒遐。
弛厥负担。振缨承华。
匪顾伊始。惟命之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陆机在西晋时期为皇太子宴会所作,用华丽辞藻歌颂晋朝统治的合法性,同时表达对太子的赞美和忠诚。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理解:

1. 历史传承部分(开头到"讴歌以咏") - 用"三正迭绍"比喻夏商周三代正统传承,暗示晋朝接续了这种天命。 - 通过"黄晖既渝(汉朝衰败)素灵承祜(晋朝受天命)"的对比,说明晋朝取代汉朝是顺应天意。 - 特别提到河汾地区(司马家族发源地),强调晋武帝统一天下的功绩就像古代圣王一样。

2. 当朝赞美部分("皇上纂隆"到"妥绥天保") - 描写当今皇帝继承祖业、弘扬教化,用"俯釐庶绩(处理政务)仰荒大造(效法天地)"展现其勤政。 - "仪刑祖宗"表明皇帝遵循祖宗法度,使国家获得上天保佑。

3. 太子颂扬部分(最后段落) - 用"体辉重光"形容太子继承了皇室荣光,"天姿玉裕"夸赞其如玉般的美德。 - 结尾"蕞尔小臣"是作者自谦,表示自己虽来自偏远之地,但荣幸能效忠太子。

全诗特点: - 充满政治隐喻,比如用"协风"暗指政令畅通,"天晷"象征统治光明。 - 采用"三正""七政"等天文历法术语,将王朝更替与天道运行相联系。 - 最后落到个人情感,从宏大叙事转到对太子的效忠表态,体现古代文人"颂圣"的典型写法。

本质上是一首精心设计的宫廷应制诗,艺术价值在于其工整的骈俪文风和典故运用,反映了西晋时期贵族文学的审美趣味。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