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郑大鹤同年
海内词人孰正声,画师樗散话居平。
何当麋鹿游台感,又见龙蛇起陆争。
燕乐孤微知石竹,樵风哀艳入琶筝。
西台铁笛曾吹裂,卖药悬壶断此生。
入山惟恐不能深,勾漏罗浮何处寻。
欲问葛翁同徙宅,山樵妙墨有青岑。
身世可堪逢百忧,万方多难竟无休。
死生契沽嗟吾辈,烟雨迷茫话小楼。
何当麋鹿游台感,又见龙蛇起陆争。
燕乐孤微知石竹,樵风哀艳入琶筝。
西台铁笛曾吹裂,卖药悬壶断此生。
入山惟恐不能深,勾漏罗浮何处寻。
欲问葛翁同徙宅,山樵妙墨有青岑。
身世可堪逢百忧,万方多难竟无休。
死生契沽嗟吾辈,烟雨迷茫话小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郑大鹤的赠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感慨,表达了乱世中的忧患意识和隐逸情怀。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时代动荡:先问当今词坛谁还能保持纯正风格,接着用"麋鹿游台"的宁静画面与"龙蛇争陆"的战争景象形成强烈反差,暗示社会正经历剧烈变革。
2. 中间六句通过音乐和隐居生活表达心境:用石竹花的孤傲和琵琶声的哀怨,暗示文人雅士在乱世中的坚守。提到"卖药悬壶"的典故,表明想要效仿古代名医隐居避世,但又为找不到像葛洪炼丹的勾漏山这样的净土而苦恼。
3. 最后四句直抒胸臆:在"万方多难"的时局下,诗人与友人惺惺相惜,只能在小楼烟雨中互诉生死感慨。"迷茫"二字既写雨景,也暗喻对前途的茫然,传递出知识分子在动荡年代的无力感。
诗中巧妙运用麋鹿、龙蛇等动物意象象征和平与战乱,通过"铁笛吹裂"等夸张描写强化情感冲击,最后以朦胧雨景收尾,留下悠长余韵。全诗在婉约风格中蕴含着对时代苦难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