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兰若示大乘诸公

未到无为岸,空怜不系舟。东山白云意,岁晚尚悠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对自由心境的向往。

首句"未到无为岸"用"无为岸"比喻道家追求的超脱境界,说自己还没达到那种超脱物欲、顺应自然的状态。"空怜不系舟"则用不被缆绳拴住的小船,比喻自己向往自由却无法真正实现的心境。

后两句"东山白云意,岁晚尚悠悠"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东山上白云自在飘浮,即使到了岁末时节(暗指人生晚年)依然从容不迫。这里用白云的逍遥自在,反衬出自己尚未达到的理想状态。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修行者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向往超脱自在的生活,另一方面又难以完全放下世俗牵绊。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把抽象的人生感悟转化为生动的自然意象,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既向往自由又难以超脱的复杂心境。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