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 其一

裸袒游市门,逢人遽侵侮。
俄而被捶挞,号痛泪如雨。
若辈懵不灵,妄动招危倾。
云何大夫士,亦甘此由行。
行路细如缕,间关何权数。
久久成拙谋,一往竟不悟。
我始窥其端,居宽尚盘桓。
盘桓非懦怯,后事当无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了一个讽刺故事,用街头闹剧比喻人生道理。

开头像喜剧短片:有个光膀子的莽汉在街上横冲直撞,见人就挑衅,结果被揍得哭爹喊娘。诗人说这种没脑子的行为就像"拿鸡蛋碰石头"(妄动招危倾),奇怪的是有些体面人(大夫士)居然也干这种蠢事。

中间部分像侦探剧旁白:诗人发现这些人把简单道路走成"细线"(行路细如缕),耍小聪明(权数)反而弄巧成拙。最可怕的是他们像钻进死胡同,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一往不悟)。

最后诗人亮出生存智慧:他选择"慢半拍"策略(居宽尚盘桓)——不是胆小,而是像下棋多看几步。这种"让子弹飞一会儿"的从容,反而能化解难题(后事当无难)。

全诗用街头斗殴比喻人生选择,揭示三个层次: 1. 初级错误:像莽汉自找苦吃 2. 中级陷阱:聪明反被聪明误 3. 高级智慧:留余地才是真高明

就像现在说的"冲动是魔鬼""退一步海阔天空",只不过诗人用挨揍的裸奔汉子当反面教材,让人笑着领悟处世哲学。

许衡

(1209—1281)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