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

郭南云水佳,讼简野情发。
紫芝每相引,黄绶不能緤。
稍入石门幽,始知灵境绝。
冥搜未寸晷,仙径俄九折。
蟠木盖石梁,崩岸(一作崖)露云穴。
数峰拔昆崙(一作峤),秀色与空澈(一作彻)。
玉气交晴虹,桂花留曙月。
半岩采珉者,一点如片雪。
真赏无前程,奇观宁暂辍。
更闻东林磬,可听不可说。
兴中寻觉化,寂尔诸象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玉山探访悟真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超脱尘世的山水画卷。

开篇写山下云水风光很美,公务清闲让野趣自然萌发。"紫芝"象征隐士生活,"黄绶"代表官场束缚,暗示诗人更向往自由。进入石门后,景色越发幽奇:蟠曲的树木像石桥,崩塌的崖壁露出云中洞穴,几座山峰仿佛从昆仑山拔地而起,秀色穿透云霄。

最精彩的是"玉气交晴虹,桂花留曙月":山间玉气与彩虹辉映,桂花香中残月未落,将晨曦的奇幻光影定格。远处采玉人小如雪片,更显山势巍峨。诗人感叹这样的奇景让人流连忘返,连前程功名都显得不重要了。

结尾处东林寺的磬声若有若无,让诗人顿悟:当内心真正宁静时,所有外在景象都会归于空寂。全诗通过移步换景的写法,由实入虚,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禅境,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山水纪录片,最后镜头定格在心灵觉醒的瞬间。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