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落梅
檐隙捎风,径弯笼雾,小窗谁伴幽独。
暮雀飞来,踏碎一林寒玉。
忍更绕、漠漠苔阶,但冷翳、纷纷残馥。
楼角。
有夜帐清灯,苦吟人宿。
休更乱吹羌笛。
早野水孤村,霏霏相续。
缟鹤空归,一片藓痕迷绿。
凭楚些、招得芳魂,恐梦断、月斜荒屋。
横幅。
倩徐熙妙手,傍他修竹。
暮雀飞来,踏碎一林寒玉。
忍更绕、漠漠苔阶,但冷翳、纷纷残馥。
楼角。
有夜帐清灯,苦吟人宿。
休更乱吹羌笛。
早野水孤村,霏霏相续。
缟鹤空归,一片藓痕迷绿。
凭楚些、招得芳魂,恐梦断、月斜荒屋。
横幅。
倩徐熙妙手,傍他修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凋零的凄美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传递出孤独、哀愁的意境。
上片(前八句)以环境描写为主: 1. "檐隙捎风,径弯笼雾"——屋檐缝隙透风,小路被雾气笼罩,营造出阴冷朦胧的氛围。 2. "小窗谁伴幽独"——点明主人公的孤独处境。 3. "暮雀踏碎寒玉"——用"寒玉"比喻积雪,雀鸟踩踏发出声响,更显寂静。 4. "苔阶""残馥"——长满青苔的台阶和残留的花香,暗示梅花已凋谢。
下片(后十句)转入情感抒发: 1. "休更乱吹羌笛"——借用古曲《梅花落》的典故,表达不忍听梅花凋零的哀曲。 2. "缟鹤空归"——白鹤空返,苔痕满布,暗示寻梅不得的失落。 3. "招芳魂""梦断荒屋"——想用楚辞招回梅花精魂,却怕梦醒后只剩斜月照荒屋的凄凉。 4. 结尾突发奇想——请画家徐熙将梅花与修竹画在一起,在艺术中寻求永恒。
全词特色: 1. 通感手法突出:"踏碎寒玉"把视觉的雪转化为听觉的碎裂声。 2. 意象清冷:暮雀、苔痕、荒屋等意象共同构建孤寂氛围。 3. 情感递进:从观景到伤怀,最后在艺术创作中找到慰藉。 4. 用典自然:羌笛、楚辞等典故融入景物描写,不显晦涩。
这首词的精髓在于:通过梅花凋零的景象,写出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伤感,最终在艺术创作中找到了永恒的可能。就像我们拍照留住美景一样,词人想用绘画留住梅花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