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麒子应雪堂

坐想诛茅日,山川走百灵。
重来寻旧宅,几至泣新亭。
何意投天禄,犹传是岁星。
花砖知底物,只老合沉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对故居的怀念之作。诗中表达了对故居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首句“坐想诛茅日”,指的是作者回忆起过去在故居诛茅的日子,那时的生活简朴而宁静。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第二句“山川走百灵”,描绘了故居周围的自然景色。百灵鸟在山川间自由飞翔,象征着自由和生机勃勃。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三句“重来寻旧宅”,表达了作者对故居的思念之情。他再次回到故居,寻找那些熟悉的地方,感受那份亲切和温暖。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居的深情厚意。

第四句“几至泣新亭”,描述了作者回到故居时的心情。他几乎要哭出声来,因为看到故居的变化让他感到无比伤感。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居变迁的无奈和悲伤。

第五句“何意投天禄”,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感慨。他不知道为何会遭遇如此不幸的命运,被贬到天禄之地。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第六句“犹传是岁星”,表达了作者对故居的怀念之情。尽管他身处天禄之地,但仍然能够感受到故居的气息。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居的思念之情。

第七句“花砖知底物”,描绘了故居的花砖,它们见证了故居的历史和文化。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居的珍视和怀念。

最后一句“只老合沉溟”,表达了作者对故居的感慨之情。虽然故居已经变得破旧不堪,但它依然存在,就像一颗沉入海底的星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居的感慨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故居的自然景色、历史变迁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他对故居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之情。

曾惇

曾惇,字谹父,南丰(今属江西)人。纡子。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官太府寺丞,十二年知黄州(《能改斋漫录》卷一一),十四年知台州,十八年知镇江府,二十六年知光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一五一、一五八)。曾惇诗,据《能改斋漫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