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关脑

祇知秦蜀云栈缘秋毫,不知乌蒙梯石凌黅霄。伟哉造物逞荒怪,炉韝磊块如镕膏。

烟薶雨蚀顽不化,万古积此青岧峣。崩崖破裂走蛟虺,细路诘屈愁猿猱。

自从庄蹻震铜鼓,六诏渐见通星轺。上如蜗黏下兔脱,坐令人马同疲劳。

我来却度大关岭,正值淫雨蒸炎歊。汹汹怒雷转脚底,草棘翳蓊鸢鸱号。

径盘之字四十八,五步一折浆流骹。垂趾二分俨在外,人坠直恐随狂涛。

舆夫狼狈仆无色,我亦瑟缩疑藏逃。平生履险久已惯,视此何啻九牛毛。

陟岭回望渺人物,但见蚁负缘蓬蒿。夜来魂梦不到地,飞驾时与山云高。

磨崖他日待铭勒,作诗一笑聊自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穿越云南乌蒙山区大关岭的惊险经历,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震撼和对人类渺小的感慨。

开篇用对比手法:人们都知道四川的栈道险峻如发丝,却不知乌蒙山的石梯直插云霄。这里用夸张手法突出乌蒙山比著名的蜀道更险要。接着把大自然比作任性的铁匠,把山石像熔化的铁水随意浇铸,经过千万年风雨侵蚀仍屹立不倒,形成高耸入云的山峰。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山路险况:悬崖像被蛟龙撞裂般陡峭,小路弯曲得连猿猴都发愁。从古至今,虽然庄蹻(古代云南首领)打通了道路,但山路仍像蜗牛爬行般艰难,让人马精疲力尽。作者亲历时正逢暴雨,雷声在脚下滚动,草丛中猛禽哀鸣。山路像"之"字拐了48道弯,每走五步就要转弯,泥浆没到小腿。最惊险的是有些路段窄得脚后跟悬空在外,感觉随时会坠入深渊。

结尾处作者展现豁达:虽然轿夫吓得面无人色,自己也紧张得想躲藏,但想到平生经历过更多危险,就觉得这不算什么。站在山顶回望,山下行人小如蚂蚁。夜里做梦都梦见自己在云中飞翔,最后幽默地说要刻诗在山崖上纪念这次冒险。

全诗用夸张比喻和生动细节,把险峻山路写得如在眼前。既展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体现人类面对险境的顽强,最后以豪迈自嘲收尾,读来既惊心动魄又趣味横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