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列真观刘道士拉上潮际观渔
珠宫何岧峣,前江后层嶂。
开山者何人,萧梁山中相。
窃惟经营初,岂曰此幽赏。
地灵宜仙事,境寂销俗相。
既积惜水功,帝命使瀛丈。
手泥烧丹灶,岁久化黄壤。
石突古殿出,磵循阴廊响。
道人如修静,我岂陶官长。
偶结清净缘,下榻税尘鞅。
夜报前溪渔,命将鱠享。
撑篷待月来,架桨乘潮上。
秋高气凄澹,清极思超敞。
暂废一夕眠,庶蒙列真奖。
开山者何人,萧梁山中相。
窃惟经营初,岂曰此幽赏。
地灵宜仙事,境寂销俗相。
既积惜水功,帝命使瀛丈。
手泥烧丹灶,岁久化黄壤。
石突古殿出,磵循阴廊响。
道人如修静,我岂陶官长。
偶结清净缘,下榻税尘鞅。
夜报前溪渔,命将鱠享。
撑篷待月来,架桨乘潮上。
秋高气凄澹,清极思超敞。
暂废一夕眠,庶蒙列真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述游山观水并参加观渔活动的诗词,通俗易懂且富有意境。让我们逐句解析:
首句“珠宫何岧峣”,珠宫指道观,岧峣指高大耸立的样子,诗人用这个词描绘出道观的高大壮观。
第二句“前江后层嶂”,描述了景色开阔,前面是江,后面是连绵的山峰。
第三句“开山者何人”,引发对建造这座道观的创始人的好奇。
第四句“萧梁山中相”,说明了是南北朝时萧梁朝的隐士在山中建造了这座道观。
接下来描述道观周围的自然环境,强调其地理位置独特,是神仙居住的好地方,有仙气且远离世俗纷扰。并且提到积水的神迹和仙人的炼丹灶迹。
之后,描述了古殿、阴廊等建筑和周围的环境,给人一种古老而幽静的感觉。接着提到道士和诗人自己,两人因缘际会在此相聚。诗人对道士的清静生活表示羡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暂时放下俗事,享受此刻宁静的心情。
再后来,“夜报前溪渔”,提到夜晚的前溪捕鱼情景。“命将鱡享”,则是描写准备美食款待捕鱼归来的人们。
最后,“撑篷待月来,架桨乘潮上”,描绘了撑船随着潮水前行,等待月亮升起的场景,表达了秋夜江上的宁静与开阔。诗人在此刻心境开阔,希望借此机会得到真正的放松和心灵的净化。最后的“暂废一夕眠,庶蒙列真奖”,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一夜的不眠,得到神仙的奖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道士的交往,以及他们在美丽自然环境中的体验。它富有意境和韵味,通过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赵汝回
宗室,居温州永嘉,字几道。宁宗嘉定七年进士。官至主管进奏院。诗才高迈,自成一家,从其学者多知名。有《东阁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