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
秦人一铩连鸡翼,六国萧条九州一。
祖龙跋扈侈心开,牛豕生民付砧礩。
诗书简册一炬空,欲与三五争相雄。
阿房未了蜀山上,石梁拟驾沧溟东。
生人膏血俱枯竭,更筑长城限裘褐。
卧龙隐隐半天下,首出天山尾辽碣。
岂知亡秦非外兵,宫中指鹿皆庸奴。
骊原宿草犹未变,咸阳三月为丘墟。
黄沙白草弥秋塞,惟有坡陁故基在。
短衣匹马独归时,千古兴亡成一慨。
祖龙跋扈侈心开,牛豕生民付砧礩。
诗书简册一炬空,欲与三五争相雄。
阿房未了蜀山上,石梁拟驾沧溟东。
生人膏血俱枯竭,更筑长城限裘褐。
卧龙隐隐半天下,首出天山尾辽碣。
岂知亡秦非外兵,宫中指鹿皆庸奴。
骊原宿草犹未变,咸阳三月为丘墟。
黄沙白草弥秋塞,惟有坡陁故基在。
短衣匹马独归时,千古兴亡成一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述秦朝的兴衰,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王朝更迭中的悲剧。
首先,诗的开头“秦人一铩连鸡翼,六国萧条九州一”讲述了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这里用“铩连鸡翼”形容秦军的强大攻势,就像连鸡翅膀一样迅猛;“六国萧条九州一”则描绘了六国国力衰弱,最终被秦朝统一的过程。
接着,“祖龙跋扈侈心开,牛豕生民付砧礩”是指秦始皇的暴政。这里用“祖龙”比喻秦始皇,形容他专横跋扈、奢侈无度。面对这样的统治者,百姓就像是牛豕(牛和猪)一样任人宰割。
“诗书简册一炬空,欲与三五争相雄”表达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企图通过这种手段来控制思想,与前朝的三王五伯争雄。
“阿房未了蜀山上,石梁拟驾沧溟东”则是对秦始皇修建阿房宫和长城的描述。阿房宫未完工,而他还在计划修建连通大海的石梁,展现了其野心勃勃的计划。
“生人膏血俱枯竭,更筑长城限裘褐”强调了秦朝统治下人民的苦难,他们为了修建长城耗尽了精力和资源。
“卧龙隐隐半天下,首出天山尾辽碣”描述了长城的壮观景象,它从天山延伸到辽碣(辽东半岛),象征着秦朝的强大。
然而,最后一段指出了秦朝的衰落和灭亡。“岂知亡秦非外兵,宫中指鹿皆庸奴”说明秦朝的灭亡并非外敌入侵所致,而是因为朝中庸懦无能的官员导致了内乱。“骊原宿草犹未变,咸阳三月为丘墟”形容咸阳城已经荒废,变成了废墟。“黄沙白草弥秋塞,惟有坡陁故基在”则描绘了今人看到的荒凉景象,城池已成废墟,只剩下断壁残垣。
最后,“短衣匹马独归时,千古兴亡成一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他认为秦朝的兴衰如同过眼云烟,值得人们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秦朝兴衰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暴政和奢华终将招致衰亡的主题。
高宪
金辽东人,字仲常。工诗善画。章宗泰和三年进士。官博州防御判官。辽阳城破,殁于兵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