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 大孤山神祠
川上晚萧萧(张谔)。楚地连山寂寥(李嘉祐)。
女萝山鬼语相邀(李商隐)。青山暮暮朝朝(刘长卿)。
樵子罛师几家住(皇甫冉)。鸳鸯一处两处(皮日休)。
潮至浔阳回去(张继)。风凄凄子夜雨(王维)。
女萝山鬼语相邀(李商隐)。青山暮暮朝朝(刘长卿)。
樵子罛师几家住(皇甫冉)。鸳鸯一处两处(皮日休)。
潮至浔阳回去(张继)。风凄凄子夜雨(王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作品其实是一首"集句诗",也就是把不同诗人的诗句巧妙拼接成新诗。我们一句句来看:
开篇"川上晚萧萧"描绘黄昏河面的寂寥景象,就像电影开场的长镜头,瞬间把人带入苍茫暮色中。紧接着"楚地连山寂寥"用连绵群山强化这种孤独感,仿佛天地间只剩山水相伴。
"女萝山鬼语相邀"突然出现神秘色彩,山间藤蔓仿佛化作精灵在窃窃私语。而"青山暮暮朝朝"又把时间拉长,暗示这种神秘氛围日复一日地存在着。
下半段转入人间烟火。"樵子罛师几家住"带我们看见零星散布的渔夫樵夫的家,简陋却充满生活气息。"鸳鸯一处两处"的描写特别生动,成双的水鸟点缀着水面,让冷清的景色突然有了温度。
结尾最有意思:"潮至浔阳回去"说潮水到了浔阳就退回,像是个任性的旅人;而"风凄凄子夜雨"用风雨交加的深夜场景收尾,仿佛大自然在演奏终章。这种戛然而止的写法,让人读完还沉浸在那种湿冷幽寂的氛围里。
全诗就像用不同画家的笔触拼贴出的山水长卷:有苍茫的暮色、神秘的山林、零星的人家、成双的水鸟,最后以风雨夜收尾。虽然每句出自不同诗人,但组合后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展现出一种既空灵又真实,既寂寥又生动的江湖景象。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