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四首 其三
木叶堕积水,西风白雁来。
祇应破月氏,曾过黄金台。
昔年吊荆卿,台边把酒杯。
落日督亢陂,莽苍秋云开。
浩歌易水寒,晚山青崔嵬。
谁知坐江馆,两见飞鸿回。
空庭日徙倚,惨淡生莓苔。
援溺先堕井,计拙良可哀。
祇应破月氏,曾过黄金台。
昔年吊荆卿,台边把酒杯。
落日督亢陂,莽苍秋云开。
浩歌易水寒,晚山青崔嵬。
谁知坐江馆,两见飞鸿回。
空庭日徙倚,惨淡生莓苔。
援溺先堕井,计拙良可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并融入历史典故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
1. 起始两句“木叶堕积水,西风白雁来”,描述了秋天的景象:树叶掉落水面,西风中白雁飞来。这里既有自然的景色,也带有季节的转换的气息。
2. “祇应破月氏,曾过黄金台。”这里引入了历史典故。“月氏”这里指的是西域的月氏国,“黄金台”则是战国时燕昭王所建,用以招揽贤才。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有过像汉将军李广那样破敌的英勇,也曾像燕昭王一样寻求贤才。
3. “昔年吊荆卿,台边把酒杯。”诗人回忆自己在黄金台边凭吊荆轲,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沉思。
4. “落日督亢陂,莽苍秋云开。”描绘的是壮丽的落日景象和开阔的秋云,给人一种悲壮而辽阔的感觉。
5. “浩歌易水寒,晚山青崔嵬。”这里化用了荆轲的《易水歌》,表达了对英勇牺牲的赞美和对青山(象征永恒)的敬仰。
6. “谁知坐江馆,两见飞鸿回。”诗人回到现实,表达了自己在江边的孤独和无奈。他看到了两次飞鸿回归,也许是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7. “空庭日徙倚,惨淡生莓苔。”描绘了庭院的荒凉和落寞,以及岁月的痕迹(霉苔)。这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失落。
8. 最后两句“援溺先堕井,计拙良可哀。”诗人似乎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先援救落水者再自身堕井的悲壮情感,意味着为了救助他人宁愿牺牲自己。这里的“计拙”可能是在说自己的计划或策略不够巧妙,但其中包含了一种高尚和悲壮的元素。
总的来说,这首诗将秋天的景色、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英勇、悲壮和历史变迁的深深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孤独和无奈。这样的表达富有哲理,让人在欣赏秋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