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宴会上观赏歌舞妓表演的场景,充满声色交织的感官体验。
开篇"夜色带春烟"用朦胧的春夜雾气营造出暧昧氛围,灯笼里的烛火被风吹得忽明忽暗("灯花拂更然"),为整个场景铺设了迷离的底色。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舞妓的媚态:残褪的妆容又补上青黑色颜料("石黛"指画眉的颜料),激烈舞蹈让金钗坠落。她们用团扇半掩娇笑,随着音乐突然扭动腰肢("动弦"指音乐响起)。这些细节像电影特写镜头,让读者仿佛看到舞妓们欲拒还迎的撩人姿态。
结尾突然转折:诗人望着眼前的香艳场景,却联想到巫山神女的典故("巫峡雨"暗指男女欢会),不禁疑惑:为何这样的风流韵事,会出现在远离巫峡的扬州("海西边")?这个突如其来的哲思,让全诗从单纯的香艳描写升华成对情欲本质的思考,留下耐人寻味的余韵。
全诗妙在将感官享受与心灵感悟自然融合,就像在热闹宴会上突然走神的瞬间,繁华中透出几分超脱。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