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辱周彦明吴彦冲下顾荒寂长篇短句间见层出懒拙不即奉答姑述唐律十解以谢 其四
先子平生笃爱真,时儿聪慧每誇人。
孝扬未尽三牲养,翰墨犹存百世珍。
夜梦音容偏恍惚,每怀恩德倍酸辛。
回头豚犬催吾老,但愿无忘骨肉亲。
孝扬未尽三牲养,翰墨犹存百世珍。
夜梦音容偏恍惚,每怀恩德倍酸辛。
回头豚犬催吾老,但愿无忘骨肉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病中的父亲写给前来探望的两位友人(周彦明、吴彦冲)的答谢之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亡父的怀念、对子女的期许,以及人生易老的感慨。
前四句写对父亲的回忆:诗人说自己的父亲一生崇尚真诚,生前常向人夸赞儿子(即诗人自己)的聪慧。可惜父亲去世时,自己还没能用丰厚的祭品(三牲)尽孝,但父亲留下的书法文章(翰墨)却成为家族永恒的珍宝。这里既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也有对父亲精神遗产的自豪。
后四句写当下的心境:诗人常在梦中见到父亲模糊的音容,每次想起父亲的恩德就忍不住心酸。转头看看自己膝下的孩子(豚犬是谦称),更感到时光飞逝、自己日渐衰老。最后一句是全诗核心——希望子孙后代永远不要忘记血脉亲情。
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三层情感的递进:从追忆父亲(过去)→ 感伤自身老去(现在)→ 叮嘱子孙珍视亲情(未来)。诗人用"夜梦恍惚""酸辛"这些质朴的词语,让读者感受到亲人离世后那种抓不住的思念;而结尾"但愿无忘"的朴素愿望,正是天下父母最真实的牵挂。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位老人拉着你的手说家常话,却格外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