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

行行春向暮,犹未见花枝。
晦朔中原隔,风烟上巳疑。
常令汉节在,莫作楚囚悲。
早晚鸾旗发,吾归敢恨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诗人身处异乡的复杂心情。

前两句写春天即将结束,却还没看到花开,暗示诗人漂泊在外,错过了家乡的美好春光。"晦朔中原隔"指时间混乱、地域阻隔,连传统节日"上巳"(农历三月初三)都过得恍惚不清,凸显了诗人的孤独与迷茫。

"常令汉节在,莫作楚囚悲"是自我勉励:虽然像古代使臣苏武一样持节(坚守气节)流落他乡,但不要像被俘的楚国人那样一味哀叹。这里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仍保持尊严的决心。

最后两句是期盼:总有一天朝廷的仪仗(鸾旗)会到来,带我回归故土,即使迟些也无怨无悔。整首诗既有对时光流逝的伤感、漂泊的孤寂,又透露出坚韧的意志和对归乡的殷切期待,情感真挚而富有力量。

朱弁

朱弁(biàn)(1085~1144)南宋官员、文学家。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叔祖,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为金所拘,不肯屈服,拘留十六年始得放归。曾劝宋高宗恢复中原,得罪秦桧,官终奉议郎。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深切婉转,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