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题李艾山先生像二①首 其一
当永嘉之末,犹闻正始,杜陵而下,不愧襄阳。
伯仲相师,朋交迭倡,日坐先公旧草堂。
閒高咏,与卧游宗丈,探讨微茫。
不知底事心伤。
长北望、神州意激昂。
纵杯中酒热,焉能遣恨,风前泪落,只使沾裳。
土室卑栖,牛车稳卧,多少遣民此遁荒。
今安在,总云飞星散,人去琴亡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词是《沁园春·题李艾山先生像》二首中的第一首,主要描述了作者对李艾山先生的敬仰和感慨。让我们逐句来分析:
1. “吾邑人文,实自先生,再起词场”:作者赞美李艾山先生是本地人文的骄傲,他在词坛上再次焕发了光彩。 2. “当永嘉之末,犹闻正始”:这句话描述了李艾山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永嘉末年,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文化精神。 3. “杜陵而下,不愧襄阳”:这里用了两个历史上的地名,杜陵和襄阳,可能指代李艾山先生的先辈或历史上的名人。作者表示李艾山先生的成就与这些先辈不相上下。 4. “伯仲相师,朋交迭倡”:描述李艾山先生与朋友们相互学习、交流的场景。 5. “日坐先公旧草堂”:表示李艾山先生常常坐在先祖的旧书房里,继承和发扬家族的文化传统。 6. “閒高咏,与卧游宗丈,探讨微茫”:在闲暇之余,他和高人们一起吟咏诗词,探讨深奥的学问。 7. “不知底事心伤”:不知道因为何事而内心悲伤。 8. “长北望、神州意激昂”:长时间向北望去,对神州大地充满激情和激昂的情感。这可能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9. “纵杯中酒热,焉能遣恨”:即使酒杯中的酒再热,也不能消除心中的遗憾和恨意。 10. “风前泪落,只使沾裳”:风一吹,泪水就落下来,打湿了衣裳。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11. “土室卑栖,牛车稳卧”:形容居住环境简陋,生活并不富裕。 12. “多少遣民此遁荒”:有多少百姓逃离到荒凉的地方。这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13. “今安在”:如今他们在哪里呢?表达了作者的怀念和关切。 14. “总云飞星散,人去琴亡”:形容人们像云飞星散一样四散而去,琴也失去了弹奏的人。表达了作者对失去联系的人们和过去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描绘了李艾山先生的文化背景、成就和个人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失去联系的人们和社会的感慨。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李艾山先生的敬仰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