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穹窿山道馆

缓步上穹窿,峰峦如合掌。石径曲萦回,一步一俯仰。

松际乱泉鸣,泉声答松响。契坐危石间,人语忽变两。

松风扑面来,岚翠惬心赏。山中无所有,但有山供养。

移步上云霄,宫殿兹宏敞。神圣尽威严,道人多俗莽。

一笑出门来,贾勇奇峰上。太湖三万顷,乘风发奇想。

落日湖山红,归舟荡双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登穹窿山道馆的旅程,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山中美景和诗人的心境变化。

开头写诗人缓步登山,山峰像合拢的手掌一样环抱,石径蜿蜒曲折,每一步都需要低头或抬头,暗示山路崎岖难行。松树间泉水叮咚,泉声与松涛相互呼应,营造出山林的幽静氛围。

诗人坐在高耸的岩石上休息时,突然听到人声,仿佛多了一个人在说话,这个细节既真实又微妙,可能是回声或错觉,增添了山中的神秘感。清风吹来,带着松香和山间雾气,让人心旷神怡。诗人感叹山中虽然物质匮乏,但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馈赠。

登上山顶后,道馆建筑宏伟,神像庄严肃穆,但道士们却显得粗俗鲁莽,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对此一笑置之,继续勇攀奇峰。站在高处远眺太湖,三万顷碧波激发了他的遐想。最后在夕阳染红湖山的美景中,划着小船归去,留下悠然余韵。

全诗通过登山过程,展现了从艰辛到开阔的心路历程。前半部分写自然之美,后半部分暗含对世俗宗教的调侃,最终回归到壮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落日归舟的结尾,又让整趟旅程显得从容惬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