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其五 和云间诸公春闺

燕补新巢,花开旧树。经时不到南园路。水晶帘额又斜阳,风前阵阵飘香絮。

已怕春来,又愁春去。锦屏绣幞留春住。为谁僝僽为谁怜,红颜半是青春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里的复杂心情,用日常景物巧妙勾画出青春易逝的哀愁。

上阕用燕子筑巢、老树开花起笔,看似平常的春景却暗藏玄机。"经时不到南园路"暗示女子很久没去花园,为下文埋下伏笔。水晶帘映着夕阳、风中飘着柳絮的画面很美,但"又"字透露出这已是重复看到的景象,暗示时光流逝。

下阕直抒胸臆:既害怕春天到来(因为会勾起心事),又害怕春天离去(象征青春消逝)。"锦屏绣幞留春住"的举动显得天真又无奈,就像用华丽屏风想留住春天一样徒劳。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女子所有的忧愁都源于青春被耽误,红颜易老却无人怜惜。

全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怕春来又愁春去"这种矛盾心理,精准捕捉了人在美好事物面前的患得患失。就像现代人看到樱花既想拍照留念,又怕拍完花就谢了的微妙心情。词中女子对青春的珍惜和无奈,到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