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得胜令_日日醉红楼

日日醉红楼,归来五更头。问著诸般讳,揪ㄎ不害羞。敲头,敢设个牙疼咒。
揪揪,揪得来不待揪。
庭院正无聊,单枕拥鲛绡。细雨和愁种,孤灯带梦烧。难熬,促织儿窗前叫。
焦焦,焦得来不待焦。
花影下重檐,沉烟袅绣帘。人去青鸾杳,春娇酒病厌。眉尖。常锁伤春怨。
タタ,タ得来不待タ。
一笑自生娇,春风兰麝飘。夜月红牙按,青螺双凤高。妖娆,那里有惹多俏。
嚣嚣,嚣得来不待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曲子用直白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古代青楼女子的生活片段和内心世界,充满市井气息和真实情感。

第一段像快镜头般展现女子宿醉归来的场景:天天在青楼买醉,天亮才踉跄回家。别人问起昨晚的事,她嘴硬不认账,被敲脑袋也不害臊,最后像小孩子赌咒发誓般说"牙疼才说谎"。反复出现的"揪"字,活画出她被人拽着纠缠的窘态。

第二段转入深夜独处的寂寞:空荡荡的院子里,她抱着被子失眠。细雨像把愁绪种进心里,孤灯照着辗转反侧的身影。蟋蟀不停在窗外叫,吵得人心烦意乱,"焦"字重复使用,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种焦躁。

第三段写白天的落寞:阳光把花影投在帘子上,香炉青烟袅袅,但意中人已去,只剩她借酒消愁。整天皱着眉头,"タタ"(可能是叹气声)个不停,这叹气声里都是青春虚度的苦闷。

最后一段突然画风一转:当她接待客人时,立刻换上妩媚笑容,浑身散发着脂粉香。月下弹琴时,梳着时髦发髻的模样确实动人。但"嚣嚣"这个象声词透露了真相——那些夸张的笑闹声,不过是强颜欢笑的职业表演。

全篇像一组蒙太奇镜头,通过"揪"、"焦"、"タ"、"嚣"这些口语化的重复字眼,把青楼女子人前强颜欢笑、人后空虚痛苦的双面生活刻画得入木三分。没有刻意美化,反而用市井俚语和生动拟声词,呈现出真实动人的艺术效果。

杨朝英

元代文学家,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未详,《录鬼簿》及《录鬼簿续编》皆失载。青城(青城县有二,一在今山东,一在今四川,论者多以为杨朝英是)人。曾任郡守、郎中,后归隐。他最重要的贡献是选录元人散曲,辑为《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二集,人称“杨氏二选”。选辑认真,搜罗甚富,元人散曲多赖以传世,“二选”是研究元代散曲的重要资料。同时他也是一位散曲作家,作品存小令约27首,见于“二选”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