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长安

一乍出皇都,时登日月馀。
遥看山(何)近远,店舍路崎岖。
想料天子女,翻华(疑)草外夫。
然虽朋流下,荣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初次离开长安城的复杂心情,通过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前两句"一乍出皇都,时登日月馀"直白地表达了离开首都的新鲜感,用"乍出"强调突然脱离熟悉环境的感受,"日月馀"暗示已经在外漂泊了一段时间。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旅途艰辛:远远望去的山峦忽近忽远,客栈和道路都崎岖不平。这里用"山何近远"的疑问语气,特别真实地表现了旅人面对陌生环境时的迷茫。后两句更妙,想到皇宫里的公主们,此刻可能在嘲笑我这个在野外奔波的人,用"草外夫"这个自嘲的称呼,突出了身份地位的悬殊。

最后两句虽然残缺,但能感受到诗人矛盾心理:即使有朋友相伴,依然要面对未知的荣辱。这种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正是每个离开舒适圈的人都会经历的。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捕捉了人生转折点的真实感受——离家的新鲜、路途的艰辛、身份的落差、未来的不确定,都浓缩在这40个字里。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就像普通人聊天一样娓娓道来,却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那种迈出人生新步伐时特有的酸甜苦辣。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