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道月上人

僧貌净无点,僧衣宁缀华。
寻常昼日行,不使身影斜。
饭朮煮松柏,坐山敷(一作邀)云霞。
欲知禅隐高,缉薜为袈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然物外的高僧形象,展现了他简朴清净的修行生活。

前四句写这位上人的外在形象:他的面容洁净无瑕,僧袍朴素不绣花纹。白天行走时身姿端正,连影子都不歪斜——这些细节生动刻画出一位内心纯净、行为端正的修行者形象。

后四句描写他的日常生活:用松柏煮简单的饭食,坐在山间与云霞为伴。最妙的是结尾,诗人说"想知道禅境有多高深吗?看他用藤萝编织的袈裟就知道了",用袈裟这个具体意象,巧妙地把抽象的禅修境界具象化。

全诗通过衣食住行这些日常细节,展现了一位真正修行者"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白描手法让读者自己感受:真正的修行不在外表,而在内心;高深的禅意,就藏在最朴素的生活中。这种"平凡中见真章"的写法,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