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廿咏 其四 贰师泉咏

贤哉李广利,为将讨匈奴。路指三危迥,山连万里枯。

抽刀刺石壁,发矢落金乌。志感飞泉涌,能令士马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汉代名将李广利带兵远征匈奴的故事,用简单生动的画面赞美了他的智慧和仁爱。

前四句说李广利是个好将军,他带兵去讨伐匈奴,路途非常遥远艰难("三危"是极远的山名),经过的地方都是荒无人烟的万里枯山。这里用"万里枯"三个字,一下子让我们看到沙漠行军的艰苦环境。

后四句最精彩,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两个神奇画面:先是李广利"抽刀刺石壁",接着"发矢落金乌"(金乌是太阳的别称,这里形容他箭术高超)。最感人的是最后两句:因为他真诚为民的心感动了天地,干枯的石壁突然涌出泉水,让饥渴的士兵和马匹都得到了救命的水源。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抽刀刺石"这个动作,既表现将军的果敢,又暗示他急中生智找水源 2. "飞泉涌"的奇迹不是靠神力,而是因为将军爱兵如子的"志感"(真诚的心意) 3. 短短40个字,既有大漠行军的苍凉,又有绝处逢生的惊喜,就像看了一部微型历史剧

这种把英雄事迹和自然奇迹结合起来的写法,既赞美了将领的才能,又体现了古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特别鼓舞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