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哀江南(壬午)
今古英雄泪。
滴向石头城,还胜长江清水。
仅有河山堪收拾,为甚飘零倾圮。
禁不定、山翁闲嘴。
但说著弘光年事,觉萧萧、满座寒风起。
最失策,比之匪。
高皇剑履松楸美。
三百年重来帝子,非同宋杞。
虎踞龙蟠养貔貅,依堑江淮表里。
不一载、穴穿蝼蚁。
天未重昏人已梦,似盲棋著著皆眯眯。
谁宰相,彼哉彼。
滴向石头城,还胜长江清水。
仅有河山堪收拾,为甚飘零倾圮。
禁不定、山翁闲嘴。
但说著弘光年事,觉萧萧、满座寒风起。
最失策,比之匪。
高皇剑履松楸美。
三百年重来帝子,非同宋杞。
虎踞龙蟠养貔貅,依堑江淮表里。
不一载、穴穿蝼蚁。
天未重昏人已梦,似盲棋著著皆眯眯。
谁宰相,彼哉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金缕曲·哀江南》是借古讽今的悲愤之作,用南京(石头城)的兴衰来反思明朝灭亡的教训。
开篇就说英雄泪洒南京城,比长江水还多——这是用夸张手法表现亡国之痛。作者认为南京有山河之险本该能守住,却莫名其妙败亡("飘零倾圮"),连老百姓都忍不住议论弘光朝的失败,说起这段历史就像寒风吹过,让人心凉。
中间用对比手法:先夸朱元璋(高皇)的陵墓气派,明朝本该比宋朝争气,南京有虎踞龙蟠的地形和精锐军队(貔貅),还有长江天险。结果一年就被清军像蝼蚁蛀空房子般攻破——这里用"穴穿蝼蚁"的比喻,既写清军攻势,也暗指明军不堪一击。
最后用下盲棋比喻南明决策:天还没完全黑(明朝气数未尽),人却像在做梦,每步棋都乱走("著著皆眯眯")。最后矛头直指宰相马士英等人,用《论语》里的蔑称"彼哉彼"痛骂他们是废物。
全篇像篇愤怒的检讨报告:既有对地理优势的分析("虎踞龙蟠""江淮表里"),也有对人事昏聩的控诉("盲棋""人已梦"),最后点名问责。作者把南京的地理象征意义(明朝根基)、历史典故(弘光朝)、自然意象(江水、寒风、蝼蚁)全调动起来,让亡国之痛显得格外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