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译文及注释
渴不饮盗(dào)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口渴也不能饮盗泉水,热也不能在丑陋的树木下歇息。
盗泉:水名,在今山东省境内。传说孔子经过盗泉,虽然口渴,但因为厌恶它的名字,没有喝这里的水。热不息恶木阴:比喻志节高尚的人不愿意被牵连到不良的环境中去,以免影响自己的声誉。恶木,形容难看的树。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恶木也有枝,志士却多苦心。
整驾肃(sù)时命,杖策将远寻。
志士整理马车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驱马将要远行。
整驾:整理马车。肃时命: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杖策:拿着鞭子,指驱马而行。
饥食猛虎窟(kū),寒栖(qī)野雀林。
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
“饥食”两句:这两句见乐府古辞《猛虎行》,这里反用其意,是说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时光已经逝去,而功业却还未建立。
岁载阴:岁暮。这里指时光已经逝去,而功业还没建立。
崇云临岸骇(hài),鸣条随风吟。
高耸的云朵接岸而起,树木的枝条随风鸣叫。
崇:高。骇:起。鸣条:树枝被风吹发出声音。静言:沉思。高山岑:高山顶。亮节:节操高尚的人。骇:起。俯仰愧古今:与古人相比感到十分惭愧。俯仰,低头抬头,这里表示思考。古今,古今之人,这里是偏义词,指古人。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在幽谷底沉思,在高山顶感慨悲伤。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乐器绷紧了的弦发不出缓弱的声音,而节操高尚的人就犹如这急弦。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人生处世真不容易,如何才能放宽我的胸襟呢?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眷顾我耿直的情怀,与古人相比真是感到惭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口渴也不能饮盗泉水,热也不能在丑陋的树木下歇息。
恶木也有枝,志士却多苦心。
志士整理马车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驱马将要远行。
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
时光已经逝去,而功业却还未建立。
高耸的云朵接岸而起,树木的枝条随风鸣叫。
在幽谷底沉思,在高山顶感慨悲伤。
乐器绷紧了的弦发不出缓弱的声音,而节操高尚的人就犹如这急弦。
人生处世真不容易,如何才能放宽我的胸襟呢?
眷顾我耿直的情怀,与古人相比真是感到惭愧。
注释
盗泉:水名,在今山东省境内。传说孔子经过盗泉,虽然口渴,但因为厌恶它的名字,没有喝这里的水。
热不息恶木阴:比喻志节高尚的人不愿意被牵连到不良的环境中去,以免影响自己的声誉。恶木,形容难看的树。
整驾:整理马车。
肃时命: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
杖策:拿着鞭子,指驱马而行。
“饥食”两句:这两句见乐府古辞《猛虎行》,这里反用其意,是说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
岁载阴:岁暮。这里指时光已经逝去,而功业还没建立。
崇:高。
骇:起。
鸣条:树枝被风吹发出声音。静言:沉思。高山岑:高山顶。亮节:节操高尚的人。“人生”两句:人生处世真不容易,如何才能放宽我的胸襟呢?曷,同“何”,怎么。俯仰愧古今:与古人相比感到十分惭愧。俯仰,低头抬头,这里表示思考。古今,古今之人,这里是偏义词,指古人。
简析
这首诗写自己在外行役的经历,虽然壮志难酬,仍不改“耿介”之怀。一个节操高尚之人,因迫于时命,沉浮世事,结果功名未遂,陷于进退两难,其愧悔可想而知。陆机少有才名,后应诏赴洛阳,在西晋混乱的政局中仕宦不得意,最终陷于王室争夺皇位的斗争,在“八王之乱”中被杀。此诗正是诗人矛盾苦闷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正直的人在乱世中坚守原则的艰难选择。
开篇用两个比喻:口渴也不喝盗泉的水,天热也不在坏树下乘凉。这不是因为没水没树,而是因为正直的人有自己的原则。就像现代人明知道走捷径能更快成功,却偏要选择困难但正确的路。
中间部分描述主人公踏上征程的艰辛:饿了只能在危险的老虎洞边找吃的,冷了只能在野雀的树林里休息。时间一天天过去,却还没建功立业。这里用猛虎、野雀这些意象,暗示环境的险恶。就像今天一个坚持原则的人在社会上打拼,常常要面对各种诱惑和威胁。
"急弦无懦响"这句很精彩,紧绷的琴弦发不出软弱的声音,比喻有骨气的人说不出讨好别人的话。就像现实生活中,真正正直的人往往不会说漂亮话讨好领导。
最后诗人感叹:人生确实不容易啊,但要我违背原则更做不到。每次想到古今那些正直的人,都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这种纠结特别真实,就像我们现在常会在原则和现实之间挣扎,既不想同流合污,又担心被边缘化。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艰难却依然选择坚守的勇气。诗人没有唱高调,而是诚实地写出了坚持原则的代价和内心的矛盾,这种真实感让这首诗历经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