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新·十二楼台

十二楼台,但前回旧迹。想琪花似雪,忘了还思。朝暮痴痴地。只有老天知。却自省、玉阶金砌。错抛离。梧桐声颤,窗外草蛩吟细。醉魂觉,又听秋鸿悲呖。极目寒空,叹未有紫云梯。绛阙消息子。也无一二、枉垂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痴情人站在高楼回忆往事,内心充满悔恨和孤独的故事。

上片(前八句): 开篇"十二楼台"点明地点——一座高大的楼阁。"前回旧迹"说明主人公在故地重游,看着曾经和爱人一起赏过的"琪花似雪"(像雪一样洁白的美玉般花朵),陷入深深的思念。"朝暮痴痴地"生动刻画了他从早到晚发呆的样子,这种痴情"只有老天知道",暗示无人理解的孤独。"玉阶金砌"(华美的台阶)让他突然醒悟:自己当初"错抛离"(错误地离开了爱人)。

下片(后八句): 环境描写烘托心情:梧桐叶沙沙作响,窗外蟋蟀细声鸣叫,醉梦中又听见大雁悲鸣,这些秋声都加重了他的愁绪。"极目寒空"远望却"未有紫云梯"(通往仙境的梯子),暗喻无法与爱人重逢。"绛阙"(红色宫阙,指爱人住处)没有传来任何消息,让他只能白白流泪。

全词通过高楼、秋景、醉梦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为情所困的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全世界都不懂我"的孤独感——明明后悔到肝肠寸断,却连爱人的音讯都得不到,只能对着苍天和秋景默默垂泪。这种刻骨铭心的悔恨与思念,正是古典诗词最擅表现的永恒情感。

葛长庚

白玉蟾(1134~1229),原名葛长庚,世称紫清先生。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