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嘉定竹烟筒圆润可爱茗香姑母索词篆刻其上

万筱连山,新粉丛边,分来露梢。
记金摇竿影,横量钿尺;
珠排节数,圆截银刀。
密袅龙头,细拖凤尾,水样鹅黄玉一条。
中通处,有拾余瑶草,好逗心苗。
琴余书后无聊。
便浓注薰丝著意烧。
尽荷筒暗吸,篆随云吐,兰膏徐爇,香逐风飘。
红腻油脂,黑蟠灰字,一点星星火易消。
清宵坐,更斜笼翠袖,未忍轻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支精致的竹制烟筒,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它的外形和用途,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这件小物的喜爱。

上片主要写烟筒的外形: 开头用"万筱连山"形容竹子原料的天然背景,说这支烟筒是从带着露珠的竹梢上截取下来的。接着用"金摇竿影"等四句,写制作过程——用镶金的尺子量尺寸,用银刀截取竹节。然后用"龙头""凤尾"比喻烟筒两端的造型,说它像一条鹅黄色的玉带,中间是空心的,可以装烟丝。

下片写使用烟筒的场景: 在弹琴读书后的闲暇时光,用这支烟筒抽烟。描写烟雾像云一样吐出,香味随风飘散。烟筒用久了,接口处会沾上红色的油脂,筒身被烟灰熏黑。最后写夜晚独坐时,连衣袖都舍不得轻易放下这支心爱的烟筒。

全词妙在把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具写得如此生动传神。作者用"玉条""瑶草"等美好意象来提升烟筒的格调,通过"琴余书后"的场景赋予它文人雅趣,结尾"斜笼翠袖"的细节更是把对烟筒的珍爱之情写得含蓄动人。这种将日常物品诗化的写法,展现了古人精致的生活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