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朱弦 庚子春词
覆后军,沽上空巢。
鸾跸仓皇,庙社荆篙。
戊寅前事,伤心谁谱先朝。
碧瞳居货,宏农拾宝,井中书化哀匏。
又古槐转绿,变尽江山,送尽刘曹。
才看明河洗象,还讶西天吐彗,重甲春交。
瀛洲外、怪烽烧海,鬨起馋蛟。
正东风破浪如潮。
齐民有道,励产争劳。
厚养农工,滋生盐铁,酣豢刍茭。
全收竹木,广冶荃茅。
早办十年奇计,好赢取、净扫欃枪,静饮弓弰。
何用衙官周孔,何用舆儓输马,金券雄操。
君须记,榛苓刈罢,四宇同包。
鸾跸仓皇,庙社荆篙。
戊寅前事,伤心谁谱先朝。
碧瞳居货,宏农拾宝,井中书化哀匏。
又古槐转绿,变尽江山,送尽刘曹。
才看明河洗象,还讶西天吐彗,重甲春交。
瀛洲外、怪烽烧海,鬨起馋蛟。
正东风破浪如潮。
齐民有道,励产争劳。
厚养农工,滋生盐铁,酣豢刍茭。
全收竹木,广冶荃茅。
早办十年奇计,好赢取、净扫欃枪,静饮弓弰。
何用衙官周孔,何用舆儓输马,金券雄操。
君须记,榛苓刈罢,四宇同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庚子年(1900年)春天,背景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作者用隐晦的笔法记录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上阕开篇"覆后军,沽上空巢"直接点明天津大沽炮台失守的惨状,用"空巢"暗示清军溃败。接着用"鸾跸仓皇"暗指慈禧太后仓皇西逃的狼狈景象,"庙社荆篙"则象征国家陷入混乱。作者通过"碧瞳居货"(外国人占据市场)、"宏农拾宝"(列强掠夺财富)等细节,展现外国侵略者肆意掠夺的场景。
下阕转向对未来的思考。"明河洗象"与"西天吐彗"形成强烈对比,既展现自然奇观,又暗示灾祸降临。"东风破浪如潮"等句表面写发展经济的建议,实则暗讽清廷在危局中仍空谈改革。结尾"榛苓刈罢,四宇同包"寄托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期望。
全词最大特点是"借古讽今"。作者大量使用历史典故(如刘曹代指政权更迭)和隐喻(如"馋蛟"喻列强),既避免直接触犯时忌,又深刻记录了时代悲剧。这种曲折表达的方式,既展现了传统文人的写作技巧,也反映了在高压政治环境下知识分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