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徐问渠六桥草堂图册
玛瑙坡前路。认虹桥、高低十里,亭台无数。落日荒荒红不语,只照长廊短庑。
指断碣、重来摩抚。南宋衣冠何处是,算六陵并少冬青树。
高隐士,自千古。
好山依旧青当户。想深宵、月明人静,水仙歌舞。我有先人祠宇在,恰对梅花古墓。
料寒食、清明逢汝。桐帽棕鞋须结社,须他年、分作湖山主。
图画里,可容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金缕曲 徐问渠六桥草堂图册》是一首描述田园风光与历史回忆交织的诗词,情感深沉且意境深远。接下来,我将用通俗的语言为您解析这首诗的魅力。
首先,诗人开篇就带我们走进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色中。“玛瑙坡前路”,这里可能是一个地名,给人一种色彩斑斓、充满宝石光泽的感觉。“认虹桥、高低十里,亭台无数”,描绘了此处地形复杂,有桥梁、有高低起伏的小径,还有许多亭台楼阁。
接着,“落日荒荒红不语,只照长廊短庑”,夕阳下,一切显得宁静而荒凉,只有长廊和短檐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尤为突出。“指断碣、重来摩抚”,诗人指着这些残破的碑石,似乎是在回忆或感叹历史的沧桑。
然后,诗人似乎陷入了对历史的沉思。“南宋衣冠何处是,算六陵并少冬青树”,南宋时期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曾经的服饰和风貌如今已无处寻觅,就连皇陵附近也少有冬青树。这里的“六陵”可能是指南宋皇陵。
接下来,“高隐士,自千古”,似乎在赞美那些隐居高士的品格和风范能够流传千古。
然后,诗人又将我们带回现实,“好山依旧青当户”,美好的山川依旧在眼前。“想深宵、月明人静,水仙歌舞”,在深夜的月光下,诗人想象有水仙在舞蹈,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神秘和美丽。
接着,“我有先人祠宇在,恰对梅花古墓”,诗人提到自己家族有祠堂在这里,正好对着先人的墓地。这里的“梅花古墓”可能是指诗人的先祖或某位敬仰的人物。
最后,“料寒食、清明逢汝,桐帽棕鞋须结社”,诗人预计在寒食节和清明节时与朋友相聚,那时他们都会戴桐帽、穿棕鞋,结社出游。“须他年、分作湖山主”,希望将来能够成为这片湖光山色的主人。“图画里,可容补”,这里的山水风光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而他们愿意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这首诗将现实景色、历史回忆、对先祖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个充满韵味和魅力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