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咸画雁老人作江天仍作诗命咸书卷上
朔方六月犹有雪,江南十月冰未结。
雁门一夜起夜风,飞到江南未八月。
江南处处多稻粱,景物何独为潇湘。
沙汀月暗渔火起,警奴一夜空荒忙。
休言汝肉不登俎,全身已被家儿取。
犹幸先生有爱心,放汝长江得容与。
雁门一夜起夜风,飞到江南未八月。
江南处处多稻粱,景物何独为潇湘。
沙汀月暗渔火起,警奴一夜空荒忙。
休言汝肉不登俎,全身已被家儿取。
犹幸先生有爱心,放汝长江得容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人画雁,儿子在旁边题诗的故事。全诗通过大雁的视角,展现了南北气候差异和人间冷暖,最后落脚到"放生"的善举上。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 北方六月还在下雪,江南十月都没结冰。可大雁在北方雁门关刚被夜风吹起,还没到八月就飞到江南了。这里突出大雁迁徙的艰辛。
中间四句写江南: 江南食物充足(稻粱多),何必非要去潇湘(湖南)呢?但月夜下的沙洲渔火惊扰雁群,让它们整夜慌张乱飞。这里暗指人间虽好,却充满危险。
最后四句点题: 别说你的肉不上餐桌(俎是砧板),你全身都已被我家孩子画下来了。幸好老先生有爱心,放你回长江自由生活。这里"家儿"指诗人的儿子,"先生"是画雁的老人。
全诗妙在: 1. 用大雁视角看世界,新颖生动 2. 通过气候对比展现自然规律 3. 最后转折体现人性温暖 4. 把绘画、题诗、放生三个场景自然串联
最打动人心的就是结尾:虽然人类可以捕食大雁,但选择用画笔记录它的美,最终还它自由。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在今天看来依然可贵。
龚开
宋淮阴人,字圣予,号翠岩,一号龟城叟。尝与陆秀夫同居广陵幕府。理宗景定间为两淮制置司监官。宋亡不仕。家甚贫,坐无几席。精于经术,工诗文、古隶,善画人物、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