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 赠尹默
萐莆微凉,红巾半蹙。
隔座螺杯酌仙醁。
新声偏传井水处,高名自映吴兴录。
九天风,五湖雨,远穷目。
明镜照人双鬓绿。
归梦未阑更筹速。
甚日经帷理丝竹。
床头练裙斜草满,班中袖简霜台肃。
和香方,养生论,花前续。
隔座螺杯酌仙醁。
新声偏传井水处,高名自映吴兴录。
九天风,五湖雨,远穷目。
明镜照人双鬓绿。
归梦未阑更筹速。
甚日经帷理丝竹。
床头练裙斜草满,班中袖简霜台肃。
和香方,养生论,花前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雅致的文人聚会,通过细腻的景物和动作描写,展现了宾客间的风雅互动与主人公的文人情怀。
上阕开篇用"萐莆微凉"(竹席微凉)、"红巾半蹙"(手帕轻皱)两个细节,立刻营造出夏夜宴饮的清凉氛围。"隔座传酒"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宾客们互相斟酒谈笑的场景。后三句用"九天风,五湖雨"的壮阔景象,突然将画面从室内拉到天地之间,展现了文人胸中的广阔胸怀。
下阕转入个人情感抒发。镜中"双鬓绿"(黑发)与"归梦未阑"(思乡梦未醒)形成对照,暗示虽然外表年轻,内心却已思归。"床头练裙"(沾墨的衣衫)和"袖简霜台"(写满字的奏章)两句,生动刻画了主人公勤于笔墨的文人形象。结尾提到"和香方"(调香)、"养生论"(健康之道),在花香中继续研究学问,展现了古代文人将生活艺术与学术追求完美结合的精神境界。
全词就像一组精巧的镜头切换:从宴饮场景到天地苍茫,从外貌特写到内心独白,最后定格在花香书卷前的身影。通过这种蒙太奇手法,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既享受生活雅趣,又心怀天下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