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允周司谏游天界寺和邹侍讲韵

独爱山居在上方,深幽浑似远公房。
客留丈室同挥麈,僧饭胡麻独据床。
贝叶经翻频说偈,莲花漏滴静焚香。
何时更约携琴去,閒对青松坐晚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和朋友李允周游览天界寺时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隐居山林的向往和对清净生活的热爱。

首联"独爱山居在上方,深幽浑似远公房"直接点明主题:诗人最爱住在山顶的寺庙里,那里幽静深远,就像东晋高僧慧远(远公)的禅房一样。这里用"远公房"的典故,暗示寺庙的清净脱俗。

颔联"客留丈室同挥麈,僧饭胡麻独据床"写日常生活:客人在方丈室里一起清谈(挥麈指清谈时挥动拂尘),僧人吃着简单的胡麻饭独自打坐。通过这两个细节,展现了寺庙里既有人际交流又有独处时光的平衡生活。

颈联"贝叶经翻频说偈,莲花漏滴静焚香"描写修行场景:翻动佛经(贝叶经)时常念诵佛偈,莲花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中静静焚香。这两句用声音意象(翻经声、滴水声)和嗅觉意象(焚香)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尾联"何时更约携琴去,閒对青松坐晚凉"表达愿望:什么时候能再约着带琴来,悠闲地对着青松享受傍晚的凉意呢?这个结尾既呼应开头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又增添了几分文人雅趣(携琴)和自然意趣(青松晚凉)。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细腻的感官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寺庙生活的宁静美好。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向往这种生活",而是通过描绘听经、焚香、清谈等细节,让这种向往之情自然流露。最后以期待再次造访作结,更显得余韵悠长。

曾棨

曾棨(1372-1432) 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明永乐二年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