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见(一作鞦韆)

鞦韆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作酒)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游玩后迎接客人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神情。

首句“鞦韆打困解罗裙”描绘了女子在秋千上玩累了,解开了她华美的裙子。鞦韆是一种古老的娱乐设施,通过在空中荡来荡去,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这里通过“打困”这个词,传达出女子在游玩后的轻松和疲惫。

第二句“指点醍醐索(一作酒)一尊”,说女子在荡完秋千后,指着面前的酒,似乎在邀请客人一起喝酒。醍醐这里被解释为酒,古代文人往往把美酒比作醍醐(一种从牛奶中提取的精华),这里用“醍醐”也增添了一丝文雅。

第三句“见客入来和笑走”,说的是女子见到客人进来时,带着微笑快步走到门边迎接。这句诗突出了女子的动作和神情,表现了她面对客人时愉快的心情和好客的性格。

最后一句“手搓梅子映中门”,女子用手轻轻搓着手中的梅子,背对着门口。这里通过“手搓梅子”这一细节,不仅表现出女子的娇柔,还暗示她可能正在做其他事情,如画画、写字等,丰富了她的形象。而“映中门”则是说她在门内与外面的客人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对景,她的动作和神情与外面的情景相映成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和场景刻画,展现了一个活泼又略带娇羞的女子形象,同时也传达了迎客的热情和欢愉的心情。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