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厉侍御秋中思归树石所居见寄

三峰居接近,数里蹑云行。深去通仙境,思归厌宦名。
月从高掌出,泉向乱松鸣。坐石眠霞侣,秋来短褐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厌倦官场、向往隐居生活的官员形象,充满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

开头两句"三峰居接近,数里蹑云行"用夸张的手法,说虽然住处离山峰还有几里路,但感觉就像住在山脚下一样近,走在云雾缭绕的山路上如同踩着云朵行走。这里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

"深去通仙境,思归厌宦名"直接点明主题:诗人深入山林就像进入了仙境,因为厌倦了官场虚名而渴望归隐。这两句道出了全诗的核心情感。

中间写景的"月从高掌出,泉向乱松鸣"特别生动:月亮从高耸的山峰后升起,泉水在杂乱的松林间叮咚作响。诗人用"高掌"形容山峰,用"鸣"形容泉水声,让静止的画面顿时有了声音和动感。

最后两句"坐石眠霞侣,秋来短褐成"勾勒出理想的隐居生活:坐在石头上,与晚霞为伴,秋天来了就换上粗布短衣。这里的"短褐"是平民的粗布衣,象征着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简朴自然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山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自然的向往。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景物中,让读者能通过"月"、"泉"、"松"、"石"等意象,感受到他渴望自由的心境。特别是最后换上粗布衣的细节,生动展现了诗人想要回归本真的愿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