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犯 落叶声(壬午)
天高九月。
微霜外、西风乾啸林樾。
客最先闻,幽离陡作。
萧森时节。
空阶侧耳,索索冷知稠叠。
闭重门、临倦枕,半梦扰惊蝶。
昼短小窗,自听足、珊然碎秋如屑。
楚臣良苦,涉江吟、泪沾清血。
脆剪游魂,挂寒枝、影未全脱。
渐黄昏、并入蛩心。
奈凄咽。
微霜外、西风乾啸林樾。
客最先闻,幽离陡作。
萧森时节。
空阶侧耳,索索冷知稠叠。
闭重门、临倦枕,半梦扰惊蝶。
昼短小窗,自听足、珊然碎秋如屑。
楚臣良苦,涉江吟、泪沾清血。
脆剪游魂,挂寒枝、影未全脱。
渐黄昏、并入蛩心。
奈凄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深秋落叶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浓郁的孤独与哀愁。
上片从大环境切入:九月秋高,微霜已降,西风在树林间呼啸。游子(客)对落叶声最为敏感,这声音突然让周围环境显得阴森萧条。词人闭门独卧,在空荡荡的台阶上听到落叶沙沙作响,连半梦半醒间都像被惊飞的蝴蝶般不安。这里用"惊蝶"这个意象,生动表现了心神不宁的状态。
下片聚焦细节:白昼变短,词人在小窗下静静聆听,落叶声像秋日的碎屑般细碎。这里提到屈原(楚臣)涉江吟诗的典故,暗示自己的愁苦如同屈原般深沉,甚至到了"泪沾清血"的程度。落叶像被剪断的游魂,还挂在枝头不肯完全飘落,这个比喻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最后黄昏来临,落叶声与蟋蟀鸣叫交织,更添凄凉。
全词以落叶声为线索,将视觉(微霜、寒枝)、听觉(西风呼啸、索索落叶)、触觉(空阶冷意)等多种感官体验融合,层层递进地烘托出孤寂悲凉的氛围。词人借落叶自喻,表达了自己漂泊无依、愁绪难解的处境,读来令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