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高仲贻赠别

金椀轻抛入钓船,夜寒侵被不成眠。
近传奏疏三千牍,今见新诗十二篇。
故国音书凭过雁,江城烽火照晴天。
移舟铁瓮城边去,信与名山旧有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漂泊江湖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仕途的无奈,也有对诗歌的热爱,还夹杂着对故乡的思念。

首联用"金碗抛入渔船"的意象,暗示自己放弃了官场富贵(金碗象征官职),选择隐居生活(渔船代表江湖)。但夜晚寒冷难以入睡,透露了隐居生活并不如想象中惬意。

颔联提到最近还在写奏章(说明仍关心朝政),现在又看到朋友的新诗,展现了作者"身在江湖,心系庙堂"的矛盾心理。

颈联最动人:望着天上飞过的大雁,想起它们或许能带来故乡的消息;江城的战火把夜空都照亮了,暗示时局动荡。这两句把个人乡愁和时代背景巧妙融合。

尾联写自己乘船前往铁瓮城(镇江古称),笑着说和名山早有缘分。表面是洒脱之语,实则透露出对漂泊命运的接受,用豁达掩饰着无奈。

全诗妙在: 1. 用"金碗抛渔船"这种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人生选择 2. 把失眠、看雁、望烽火等生活细节变成情感载体 3. 最后看似轻松的结尾,反而加深了全诗的苍凉感 4. 记录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态:放不下责任,又渴望自由

这种真实而复杂的心境,今天很多人面对人生抉择时依然会产生共鸣。

卫泾

(?—1226)嘉兴华亭人,徙居平江昆山,字清叔,号后乐居士、西园居士。卫季敏子。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与朱熹友善。宁宗开禧初,累迁御史中丞。三年,参与谋诛韩侂胄,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为丞相史弥远所忌,罢知潭州。卒谥文穆,改谥文节。有《后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