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窗寒·庚寅,一九五○年。清明,客自香江来者,云六禾已归道山。怆然悼念,用玉田哭碧山调
莺花阅世,那又一番风雨。
倚空樽、沧波梦回,断肠怕读山阳赋。
念词仙老矣,消闲镫谜,捻髭吟苦。
愁伫。
屯门路。
奈芳草独寻,落英无语。
旗亭客散,莫问从前歌鼓。
便悲凉、天蚃素弦,此时曲误谁更顾。
望成连、海上无人,水咽荒山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是作者在1950年清明时节,为纪念逝去的友人(六禾)而写。让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以便更好地理解其精髓和魅力。
首句,“玉繠香销,金荃调绝,醉魂何处。”这里,“玉繠香销”和“金荃调绝”是象征友人的逝去,他曾经的才华横溢已然不再。“醉魂何处”则是在寻找友人曾经的醉意和才华所在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逝去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遗憾。
第二句,“莺花阅世,那又一番风雨。”这里,“莺花阅世”象征世事变迁,“那又一番风雨”则暗示了世事无常和人生的波折。作者在感叹世事变迁的同时,也在表达对友人逝去的悲痛。
第三句,“倚空樽、沧波梦回,断肠怕读山阳赋。”这里,“倚空樽”可能是指独酌无伴,“沧波梦回”则是梦醒后发现自己仍处在现实之中。“断肠怕读山阳赋”中的“山阳赋”可能是指友人生前所写的一篇作品,作者因怀念友人而害怕读到那篇作品,因为那会引起他更深切的悲伤。
第四句,“念词仙老矣,消闲镫谜,捻髭吟苦。”这里,“词仙老矣”是作者对友人逝去的痛惜之情,“消闲镫谜”可能是指他们曾经的共同回忆或者友人生前的某种习惯,“捻髭吟苦”则表达了作者对失去友人的痛苦和对诗词创作的痛苦。
第五句至第八句,“愁伫。屯门路。奈芳草独寻,落英无语。”这里,“愁伫”表达了作者的悲伤和停留,“屯门路”可能是指他们曾经走过的道路或者生活的轨迹。“芳草独寻”和“落英无语”则形象地描绘出作者独自寻找友人,但只剩下寂静的环境回应他。
最后几句,“旗亭客散,莫问从前歌鼓。便悲凉、天蚃素弦,此时曲误谁更顾。望成连、海上无人,水咽荒山暮。”这里,“旗亭客散”象征着曾经的热闹不再,“莫问从前歌鼓”则是作者无法接受的现实。“天蚃素弦”可能是指他们的共同回忆或者友人的某种特质。“此时曲误谁更顾”表达了作者失去友人的孤独和痛苦。“望成连、海上无人,水咽荒山暮”则描绘出一个荒凉、寂静的环境,象征着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作者为了纪念逝去的友人,表达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哀伤。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外部环境,让人深感其悲哀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