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秋风辞

秋风起兮草木黄,燕子归兮雁南翔。
芙蓉落兮桂子芳,怀古人兮不能忘。
横汾之歌何壮哉,俯仰千古真雄材。
宝鼎出兮祠后土,性好奇兮志用武。
嗟太荒兮安足数,五谷熟兮衣裳完。
秋风秋风兮,毋使吾民饥且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拟秋风辞》借秋风起时的景象,抒发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语言质朴却充满力量。

开篇用秋风、草木、燕子、大雁等典型秋景,快速勾勒出季节变换的画面。"芙蓉凋落桂花香"的对比,暗示繁华与衰败的自然规律,同时引出对"古人"的追思。这里的古人特指汉武帝——"横汾之歌"指汉武帝巡游汾河时作的《秋风辞》,"宝鼎""后土祠"都是汉武帝时期的典故,展现其文治武功的雄才大略。

后半段笔锋转向现实关怀。诗人感叹远古传说(太荒)已不值一提,真正重要的是"五谷丰登、衣食无忧"的民生现实。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像对着秋风祈祷般呼喊:别让百姓挨饿受冻!这种从怀古到忧民的转折,使诗歌超越个人感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全诗巧妙融合三个层次:自然秋色为画面基础,历史追思增添厚重感,民生关怀提升思想高度。语言上重复使用"兮"字和"秋风"的呼告句式,既保留古辞韵味,又强化了情感表达,让读者既能感受文字之美,又能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