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次权待制韵

燕城过长夏,乡思若为禁。故园松竹潇洒,久矣负幽寻。赖有仙坛诗伯,同寓玉堂清署,相顾意殊深。余暇尽谈笑,烦暑自消沉。绕长廊,临静砌,称闲心。飕飕树杪风至,流水入衣襟。尚愧无穷汗简,也预诸公奋笔,投迹是非林。何日了官事,倒佩脱冠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宋代权仲容创作的《水调歌头》的一种风格继承。通过对词作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身处京城,远离家乡时心中的思乡之情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愉悦。

首先,作者在京城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夏季,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思念之情难以抑制,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让他无法自由地表达出来。词中的“故园松竹潇洒,久矣负幽寻”描绘了他内心对家乡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因远离家乡而感到遗憾的心情。

接着,作者遇到了一位被称为“仙坛诗伯”的友人,两人同居于朝廷,共度闲暇时光,这种相聚给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愉悦。他们相互间的情谊深厚,通过交谈和分享使彼此的情感得以慰藉。作者写到:“赖有仙坛诗伯,同寓玉堂清署,相顾意殊深。余暇尽谈笑,烦暑自消沉。”这里的“仙坛诗伯”比喻的是与作者关系亲密、才华横溢的友人,而“玉堂清署”指的是朝廷中的清静衙署。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工作中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通过交谈消除了夏日的烦躁和暑热。

然后,作者描写了他在长廊和静砌旁闲逛,感受自然的风和流水,这些景色让他心中充满了闲适和宁静。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接下来,作者反思自己的官场生涯,意识到自己在汗简(书写的纸张)上的工作表现不足,但却有幸与那些才华横溢的同僚们一起努力工作,为朝廷出力。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体现了作者的谦逊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能够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的愿望。作者在此写到:“尚愧无穷汗简,也预诸公奋笔,投迹是非林。”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早日结束官场生涯、回归自由生活的向往。他憧憬着摘下官职所佩戴的官帽,自由自在地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整段描写充满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涯的渴望解脱。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友人的相聚、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复杂而矛盾的情感世界。词作语言优美,情感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将作者的生活感受和内心世界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精髓和魅力。

蒲道源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