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人生的两种选择:像大禹那样为国操劳,或者像颜回那样隐居山林。但作者认为这两种选择本质上没有高低之分,关键要看时机和天意。
前两句用大禹治水和颜回隐居的典故,说明无论是做官还是归隐,都是人生值得尊重的选择。"黄阁"指高官办公的地方,"青山"代表隐居生活,作者说这两者其实没有绝对的界限。
后两句笔锋一转,说人生机遇的变化比秋天鸟兽的细毛还要微妙难测。有时候看似微小的选择,可能暗合天意。作者认为,与其强求,不如静静观察天意的暗示,在说话与沉默之间寻找人生的答案。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通达的人生观:不执着于某种固定活法,而是顺应时势、观察天意,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保持灵活态度。这种智慧对现代人如何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平衡依然很有启发。
张载
张载,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详。性格闲雅,博学多闻。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其中,载、协相近,亢则略逊一筹。《文心雕龙》说:“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一说,“三张”指张亢与张载、张协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