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 亡儿生日填此寄恨

小魂灵,夜梅坟下,呼汝无声埋矣。
梦听得、呱呱啼起,八九屋头乌子。
苦竹敲风,寒花写月,影在床疑是。
猛一觉、欲唤无因,欲见不能,摇幌灯痕如水。
在眼前,心头追忆。
尽是彭殇一理。
此日汝生,今宵我哭,一岁中间耳。
十二时不断,斑斑是血是泪。
又雨连、清明寒食,断鼓黄昏墟里。
拜佛纸钱,哺儿麦饭,草树冥濛寺。
杜宇声不断,斑斑土花凝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一位父亲在亡儿生日时写下的血泪之作,字字锥心。全词以"夜梅坟下"的凄凉场景开篇,父亲在坟前呼唤孩子却得不到回应,只能通过梦境听见孩子的啼哭声。词中"八九屋头乌子"(乌鸦)的意象暗示死亡气息,"苦竹敲风"等环境描写烘托出彻骨的孤寂。

下片直击生死命题,用"彭殇一理"(长寿与夭折本质相同)的哲学思考掩饰不住撕心裂肺的痛楚。特别震撼的是"十二时不断,斑斑是血是泪"这句,将全天候的悲痛具象化为血泪交织的画面。结尾处清明寒食的阴雨、寺庙纸钱、杜鹃啼血等意象层层叠加,尤其是"土花凝紫"的坟茔特写,将丧子之痛永远定格在这方冰冷的土地上。

全词最动人处在于真实记录了丧子父亲的心理轨迹:从恍惚幻觉(听见哭声、看见身影)到清醒后的绝望,再到用哲学思考自我安慰,最终崩溃于血泪交织的思念。这种层层递进的情感表达,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一位父亲在坟前从晨至暮的精神崩溃过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