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清朝漫 和玉田,题饮虹簃填词图

午槛凭秋,丁帘歇雨,翠尊赌酒初乾。
荒洲馆榭,招呼半日清欢。
远黛依稀向晚,纹波皱尽一襟寒。
曾逢处,俊狂如许,笛老蘋残。
未了露华绮业,但细斟北斗,短铗休弹。
哀时托兴,词客江上新还。
一醉自然成世,醉归晼晚值钟山。
谁相答,磬音萝外,笙韵松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日午后,一群文人雅士在湖边饮酒作诗、寄托情怀的场景。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文人聚会时的闲适与深沉。

上阕开篇写秋日午后的聚会:人们倚着栏杆赏秋,雨后的帘幕静止不动,酒杯中的酒已喝干。他们在荒僻的湖边楼阁中,享受了半日的清雅欢聚。远山在暮色中若隐若现,湖面的波纹让人感到丝丝寒意。这里曾有过狂放不羁的聚会,如今只剩老笛声和残败的浮萍。

下阕转入抒情:聚会未尽兴,大家继续斟酒畅饮("细斟北斗"指用北斗星状的酒勺舀酒),暂时放下烦忧("短铗休弹"指停止弹奏哀伤的曲调)。在这动荡的时代,词人们借酒寄托感慨,从江上归来后醉饮。醉后归途正值钟山(南京紫金山)晚景,耳边传来山寺的磬声和风吹松林的声响,仿佛在回应他们的情怀。

全词最动人的是将文人雅集、自然景物与时代感慨融为一体。通过"笛老蘋残""哀时托兴"等句,透露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伤,而"一醉自然成世"则表现了借酒逃避现实的无奈。最后以钟山晚景中的天籁之音作结,余韵悠长,暗示着文人精神在自然中的寄托。词中"俊狂如许"与"哀时托兴"的对比,特别能体现古代文人既洒脱又忧国忧民的双重性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