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年人在秋日旅途中的感慨,充满了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和自嘲。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半辈子追求功名只换来满地忧愁,让黑发早早变白。这里用"半纸功名"形容功名如同废纸般无用,"白了少年头"化用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典故,表达虚度光阴的悔恨。
三四句用两个历史典故:曹参是汉代贤相,李广是汉代名将却终生未得封侯。诗人说自己既没有曹参的治国才能,也不配像李广那样获得功名,表现出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和对命运不公的抱怨。
五六句笔锋一转,描绘秋日黄昏的美景:弯弯曲曲的溪水,杂乱的山峦,枫叶染红暮色;西风萧瑟,夕阳残照,白云映着秋色。这些景物看似美丽,实则暗示着人生暮年的凄凉。
最后两句最精彩:看着成群的乌鸦飞回树林,诗人自嘲地笑了——连鸟儿都知道归巢休息,自己却还在为生计奔波。这个对比既幽默又心酸,把整首诗的愁绪推向高潮。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普通人共通的感受:年轻时追逐梦想,中年时认清现实,晚年时只剩自嘲。那些美丽的秋景,反而让失意的人生显得更加苍凉。这种将个人感慨融入自然景物的写法,让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引发共鸣。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