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度柳风尖,拚风雨猛,流年容易春深。
乍卷帘衣,后堂芳树愔愔。
天涯处处生芳草,甚东风、偏长红心。
懒追寻。
香冷金炉,徽冷瑶琴。
春来无限悲秋感,恰今宵酒醒,月上花阴。
凤纸收将,相思枉托青禽。
秋眸早割柔肠断,况香桃、瘦骨而今。
最难禁。
绣户萧萧,虚幌沈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在春天深夜里的孤独与相思,情感细腻而哀伤。

上片(前八句)描绘春夜景象:风吹过柳梢,雨势猛烈,暗示春天即将过去。女子卷起帘子,看到后院树木静默无声。这里用"芳树愔愔"(树木静悄悄)反衬她的寂寞。"天涯处处生芳草"看似生机勃勃,但"偏长红心"(偏偏让相思更浓)道出她看什么都想到心上人的苦闷。最后"懒追寻"三句,连焚香、弹琴这些雅事都提不起兴致,说明相思已让她对生活失去兴趣。

下片(后八句)直接抒情:明明是春天,她却有秋天的悲凉(反常的"悲秋感"更显愁苦)。酒醒后看到月光下的花影,想起远方恋人。"凤纸"(信纸)和"青禽"(信使)的典故,暗示她寄出的情书石沉大海。"秋眸"(眼睛)"柔肠断"的夸张描写,加上"香桃瘦骨"的憔悴形象,生动展现她为情所困的模样。结尾"绣户萧萧,虚幌沈沈"用空荡的房间和低垂的帷帐,把孤独感凝固成一幅静态画面。

全词妙在: 1. 用"春景写秋愁"的反差手法,把相思写得新颖深刻 2. "懒追寻""最难禁"等口语化表达,让千年后的读者仍能共情 3. 从风雨夜到月光花影的场景转换,自然带出情绪起伏 4. 最后用空房间的细节收尾,留下绵长余韵

就像用镜头语言拍摄:先拍风雨中的柳枝,再慢慢推进到女子枯坐闺房的背影,最后定格在轻轻晃动的窗帘上——所有思念都藏在画面里。

0